衡水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“八大行动”取得初步成效 微动态

“衡水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‘八大行动’”新闻发布会现场。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记者 卢婉凤 摄

长城网·冀云客户端讯(记者 卢婉凤)4月4日,记者从衡水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“衡水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‘八大行动’”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为进一步推动学校“双减”落地、落实、落到位,衡水出台了《衡水市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“八大行动”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,目前各项“行动”取得初步成效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作业改革推进行动。衡水市各地各学校在作业管理机制、作业形态、作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,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,作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,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。衡水市教科所研究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的《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》。安平县建立了河北省首个县域智慧作业系统平台,枣强县启动了作业专项课题研究。

课程规范建设行动。该市枣强县、安平县等地开展专项行动对课程的名称、周课时数以及各门课程的课时数进行了规范。各学校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结构,努力构建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。其中,郑口第四小学构建了由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、校本课程、班本课程、家本课程组成的“3+2”五级课程体系,枣强第六小学创建了包括精神文化课程、学科文化课程、制度文化课程、环境文化课程四个领域的成贤生命课程体系。同时,全市700余所学校全部实施了课间操“微改革”。

故城县郑口第一小学同步课堂。衡水市教育局 供图

课堂提质增效行动。该市各学校不断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,向每一节课要质量,坚持核心素养导向,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元素,推动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,不断构建新型教学模式。郑口第四小学形成了“1+5”绿色生态课堂“教学评一体化”教学模式,枣强第六小学打造了“成贤智慧四单七环”课堂教学模式,枣强第六中学构建了“6+6和悦”课堂。枣强县、饶阳县等地大力开展“专递课堂”“名师课堂”和“名校网络课堂”三个课堂建设,共享优质课堂教学资源,有效缩小了区域、城乡、校际之间课堂质量差距。

桃城区教研室落实新课标美术学科研课活动。衡水市教育局 供图

教研科研赋能行动。教研机构和学校持续开展集体备课、听评课、教材教法分析和主题教研、教学比赛、教学展示等教研活动,衡水市教科所组织开展了系列“名师领航”项目学科活动,桃城区开展了“落实新课标研课活动”,故城县组织了“‘读’课标‘析’教材活动”。

绿色考试实施行动。各学校准确把握学校考试的功能和特点,注重诊断学情教情、改进教学、评价教学质量等考试功能的发挥,积极进行绿色考试改革的探索,不断丰富考试形式,优化考试内容,建立绿色考试模式,对实验操作、知识竞赛、朗读诵读、趣味游戏、主题演讲、戏剧表演、成果展示、学业述评等多种考试方式进行了实践探索。

故城县郑口第二小学音乐课堂。衡水市教育局 供图

新型评价探索行动。各学校立足校本实践研究,探索多元化评价方式,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、学习习惯与学习表现、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,枣强第六中学提出了“9961”学生评价模式,郑口第四小学开展了德之星、智之星、体之星、美之星、劳之星五个主题的绿色评价活动。

课后服务提升行动。各地各学校统筹利用校外优质资源,深入推进“教师+志愿者”服务,有效拓展课后服务渠道,改革创新课后服务形式。枣强县出台了《枣强县教育局社团活动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桃城区依托张恒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了美育联盟,董子中学成立了“大阅读、大书法、大写作、大探究、大合唱”五大行动为抓手的班本社团。

协同合作育人行动。各地各学校完善家校联系制度,优化家校沟通机制,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,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。各地各学校坚持用好博物馆、科技馆、动物园、植物园、历史文化遗产、劳动实践基地、红色教育基地、国防教育基地等不同类型的资源,高质量开展研学教育实践活动。

衡水市教育局新闻发言人、副局长苏志强表示,下一步,该市将坚持德智体美劳“五育”并举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,抓牢课程和教学两个核心,抓实教研、考试、评价等三个环节,抓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“双减”,继续深入推进减负提质“八大行动”,切实减轻过重作业负担,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。

关键词: